
企業合規科普 (第二期)
發布時間:2022-08-30 13:17
【企業合規的三層含義】
一、企業合規的第一層含義
從本質上來看,企業合規就是一種自我監督機制。企業建立合規管理體系的根本目的,在于監督員工、客戶、合作伙伴、被并購企業等在經營過程中遵守上述法律法規,只做合法合規的業務。但是,僅僅要求企業依法依規經營,這屬于企業合規的淺層含義。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,企業要做到依法依規經營,就需要針對自身存在的違法違規風險,建立一套防范員工、客戶、第三方、被并購企業等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管理機制。針對企業內部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建立管理機制,這是企業合規的根本要義。從這一角度來說,企業合規并不是籠統地要求企業“依法依規經營”,而是要求企業針對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情況,建立一套旨在防范、識別和應對合規風險的自我監管機制。
二、企業合規的第二層含義
企業合規有積極和消極兩個層面的含義。前面所說的依法依規經營,其實是從積極的角度闡釋的合規含義。但從消極的角度來看,企業合規是指企業為避免出現違法違規行為,防止或減輕因違法違規而遭受的各種損失,所建立的公司治理體系。要理解這一層含義,我們需要從四個角度來作簡要的分析。
首先,企業合規是為了防范合規風險而建立起來的管理機制,所謂合規風險,是指企業因沒有遵守法律、規則和準則而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、監管處罰,以及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失的風險。
其次,企業合規是針對有關監管部門的調查和處罰所建立的管理體系。企業之所以要建立合規管理體系,并不是為了防范所有的“法律風險”,而主要是為了防范因違法違規而受到行政監管處罰、刑事追究的風險。
再次,企業合規是為避免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失而建立的管理體系。對于涉嫌違法違規的企業而言,一旦受到監管部門的調查和處罰,或者受到司法機關的定罪量刑,所可能帶來的最嚴重后果并不是一般的罰款或者罰金,而是特定經營資格的限制或剝奪。
最后,企業合規是一種特有的公司治理方式。傳統的公司治理,無非是通過調整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關系所建立的治理制度安排,這種傳統的公司治理結構缺乏一種獨立的法律風險防控機制,在公司總部設置專門的合規管理部門,并在公司各個部門以及分支機構設立合規人員,能夠實現自上而下的合規管理體系。
三、企業合規的三大激勵機制
企業合規作為一種公司治理方式,本身并不會自動地發揮作用,而唯有建立外部的激勵機制,這種公司治理方式才會得到激活。這些激勵機制主要是來自行政法和刑法上的獎勵制度,也就是企業建立了合規管理體系,就可以得到行政監管部門的寬大行政處理,或者受到較為寬大的刑事處理。正因為如此,企業合規就具有了三個方面的法律保障:一是行政監管合規機制;二是刑事合規機制;三是反制裁合規機制。這三方面的合規激勵機制的建立,意味著合規不是單純地屬于企業內部的治理方式,更不是單純地屬于企業承擔道德責任的問題,而是成為行政法、刑法乃至國家經濟法的有機組成部分。
上一篇: 企業合規科普 (第一期)